广州丨满庭芳·榕蜀里改造项目


Recall

上个世纪70-80年代

那年 | 它的样子

榕蜀里的前身是造船厂的综合车间

据说当初在选址的时候,门前的大榕树和白玉兰树是最终确定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主人对于树的偏爱。

原建筑建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砖混结构为主,外立面遭受江风吹袭多年,侵蚀严重,木质门窗大多已经严重损毁,内部间隔局促且狭小,残破不堪。但透过这些斑驳的墙面,以及锈迹斑斑极具年代标志的招牌,依然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曾经作为广州造船基地之一的这片土地上的工业气息。

640.gif

640 (6).jpg
项目位于海珠最东端的黄浦滩创意园区,但与市中心仅5分钟的距离。小院临江,隔江是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所在的长洲岛,以及广州人文学术的摇篮大学城, 在三区交汇的地方赏三江融合与日落美景。

RONGSHULI

RECONSTRUCTION

共生 | 时代交融的艺术

黄埔建筑设计院承担了该项目全过程的改造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工作。

由于工期的限制,改造设计工作基本在现场以手绘图的形式完成。

▲ 在现场办公的设计师李一鸣

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设计师考虑的重点,也是为该项目注入生机和魅力的连接纽带。外墙考虑保留原来工业气息,以传统的灰色为主。

一楼施工现场

SITE CONSTRUCTION

立面上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窗来满足室内对于光线品质的需求,扩大了竖向的黑色窗框,搭配简约的线条,同时,配以纯白色钢制楼梯栏杆和侧网,与修旧如旧的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工业遗存的原始粗犷中,点缀了现代建筑的精致感。

首层室内玻璃盒子天井,让白玉兰树和室内外的空间,形成互动和关联,达到建筑、自然以及人之间的一种和谐,这也充分说明了设计师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一楼飘出江际的无边阳台,试图让人对大自然江水的无限接近,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和空间主人对建筑融入大自然理念的高度一致和认同。

一楼多功能空间局限于原有层高的限制,天花经过简单修复,保留了原有的水泥预制板的粗犷质感,配合空间里老式钢琴、复古座椅、木质墙体以及原木长桌等元素,营造出工业铁汉般的柔情氛围,如果不就着钢琴曲喝一杯威士忌,都感觉白来了这个空间。

一楼外墙保留了建筑物的部分原状,其斑驳的年代感,与灰色楼梯挡墙以及锈迹中带着文艺气息的招牌,整体形成独特的界面韵律和一种跨时空体验,画龙点睛的原装“综合车间”招牌,使得历史印记和现代生活交织在一起,又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回馈空间的主人,融入整个黄浦滩园区和都市。

二楼过厅地面选择典型的民国花菱方砖,让人从灰色的工业感中过渡到民国的怀旧小资风,让人眼前靓丽却又不显突兀。

640 (24).jpg

二楼的阳台和玻璃茶室,可以说是整个空间最受欢迎的地方,岸边的古老船舶和破败的车间、远处的长洲岛、隐约期间的黄埔军校、红砖墙的大学城、奔流不息的江水、云卷云舒的天空,无一不表达出热爱和亲近自然,并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

二楼施工现场

SITE CONSTRUCTION

旁边室内小巧而又精致的空间,采用简单又不失格调的柚木地板,解决了兼具艺术展厅和会议功能所需要的沉静和简约感。

拾级而上,顺手可以摘一朵芳香四溢的白玉兰花,夹在耳边,客串一下嬉雅皮士兼具的玩世不恭,这或许就是设计空间给于人的暗示和催化作用。

640 (32).jpg

三楼的餐厅,中规中矩,空间三面采用落地玻璃,尽可能让人能把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无需过多的累赘,大自然才是最能让人感动的装饰。

640 (33).jpg

三楼施工现场

SITE CONSTRUCTION

站在灰色系的户外阳台木地板上向院子里俯视,感受一下上帝的视觉和对自然的敬畏感。

设计师通过非常灵活的结构改造,在一楼预留了一个院子。院子不仅最大程度延伸了人的活动空间,利用内外相互兼顾的树荫和采光,提供了与自然的接触,并揭示出自然的各个方面,是工作生活的中心,也是一个隐藏在现代城市日趋消逝的风、雨、声、光等自然物的一种装置,它满足了都市人对院子的奢望和渴求,听着树叶哗哗作响,看着阳光透过树荫渗入院中,在墙上和地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更赋予了空间的生命力与朝气。


设计师让榕蜀里除了带有工业时代的记忆之外,还力图有更多新生元素能被置入其中,使其满足现代办公、休闲等需求,也能更好地融入整个园区,乃至整个城市。

640.jpg

上一篇:江苏丨科技人才广场室内装修设计
下一篇:东莞丨希尔顿酒店20层企业展厅室内设计
Copyright & 2022 广州黄埔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55920号 Design by Wanhu.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