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是中国石墨之都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湖南省发展县域经济十强县市区之一
突出民办学校的高端定位,以采用新古典的建筑风格为主
设计中我们着重强调校园的
开放性 |自然性 | 人文性 | 历史性
项目地块位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站片区长平路北侧、南园路东侧、城岭路南侧、同安路西侧,总用地面积141434.43平方米(约212.15亩)。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步行广场、集中式运动区、开放式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学校布局按照 “分区规划,资源共享” 的原则,分别以小学区、中学区和教工宿舍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管理分区,体育馆、礼堂等设为共享区域。
突出民办学校的高端定位,以采用新古典的建筑风格为主。
教学区
“连廊是一种维系动感的要素,将整体串联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
以教学区为起点自西南向东北布置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各功能组块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稳重而又不完全对称,围合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特色。建筑之间通过风雨连廊连接,建筑及连廊形成围合空间,供师生在课间活动使用。
国学馆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国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整体设计上与古代建筑造型为概念运用到设计中,红砖绿瓦,优美的大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并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营造传统文学风情。
教工楼
“方便满足车辆出入,不影响人行方向”
设置独立出入口,地面停车,地下车库范围及出入口设置于其附近,方便满足教职工车行出行要求,且不影响地块内教学人行方向。车行则沿外环路可以到达校园各个建筑单体,实现人与车分流,学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的结点绿化,从整体到局部丰富一系列的景观环境。
食堂
“围而不堵,透而不疏” 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
教学区的大片绿化,校前区的中心广场,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的“绿荫精华”。浪漫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色资源。
礼堂
“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礼堂位于地块北侧中间位,属大公共空间,人流相对活跃冗杂,放置于地块相对独立的一侧,在造型和体量上为整个项目形成良好、活跃的展示面。
以新古典建筑真石漆色彩、稳重的建筑底部、欧式三段式构成、对称式立面布局、利用新古典风格元素现代手法设计,体现出建筑的简约高贵感。
建筑材料采用米黄色和浅褐色真石漆涂料、蓝灰色玻璃及蓝灰色釉面瓦的结合,以竖向为主,强调建筑的体积感,较多采用竖向的结构,以解除实体给人带来的厚重感,通过与玻璃虚面的结合,增强了通透性,符合中小学校园的气氛和节奏。